“楹联+”,赋能乡村振兴

2024年06月28日

◀一帮热忱的基层楹联人,为寺底文化事业发展尽心竭力。 记者 张国平 摄

□记者 景斌 通讯员 何沁学

前不久,运城、三门峡、天津三地楹联文化工作经验交流会在运召开。闻喜县侯村镇寺底村蓬勃发展的楹联文化事业,再次引起各方关注。

寺底村的楹联文化兴村之路始于2000年。20多年间,该村用好、用活“楹联+”模式,把楹联文化融入村里各项事业发展之中,成为驰名全国的“标杆村”。由此,“寺底楹联文化现象”在全国楹联界掀起了一股热潮。

如何用活“楹联+”?寺底村是这么做的。

用好“楹联+党建引领”。寺底村由“乱”到“治”,在于他们选对了“领头雁”,配强了村“两委”班子,带好了村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通过政策学习、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党员亮身份、担职责、比贡献,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该村将党员划分为楹联阵地、文化宣传、环境卫生等6个服务小组,建立网格化体系,推行积分制管理,楹联文化的夯基垒台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用好“楹联+擂台比拼”。寺底村的“楹联擂台”可以说远近闻名。该村紧抓联律知识普及,村委会大院每天的“粉笔擂台”至今也不间断。比学赶超,“擂台比拼”激发了大家的应对能力,也为寺底村赚足了眼球、捧回了荣誉,成为助推寺底楹联发展的王牌活动之一。

用好“楹联+乡风文明”。寺底村通过楹联赶集、给文明户和新乡贤送“众星捧月式”中堂等活动,变文化优势为文明优势,选树了一批“五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德孝模范”等典型。同时,该村通过定期开展“道德讲堂”和楹联、书法义务培训等活动,弘扬了正风,扭转了村风,改善了民风。

用好“楹联+文化兴村”。寺底村积极发挥楹联文化接地气、暖民心的时代功能,实现了由乱到治、由治到兴的巨大转变,楹联文化已成为建设文明寺底、和谐寺底、活力寺底的精神支撑。文化的兴盛,为寺底村赢得了更多支持,涵盖日间照料、便民超市、楹联活动等多项功能的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礼堂相继建成,让老百姓的归属感更强。

用好“楹联+产业发展”。寺底村充分挖掘楹联文化的时代性、艺术性、实用性等产业底蕴,创新楹联文化的产品化、市场化载体。该村通过编写楹联、装裱楹联等,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了楹联活动室、书画展览室、民间手工艺品展厅等,让楹联文化走出农户、走向市场,实现村民、集体“双收益”。

用好“楹联+清廉建设”。寺底村高度重视清廉文化氛围营造,通过楹联写廉、文化思廉、载体传廉、示范引廉等方式,树一面“旗帜”,锻造清正干部;上一把“紧锁”,规范清爽村务;树一批典型,培育清朗民风。该村推进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把权力晒在“阳光”下,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微腐败”问题。

用好“楹联+乡村振兴”。近年来,寺底村深入挖掘楹联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德治”功能,探索出一条以楹联为抓手、以新乡贤为骨干、以乡风文明促进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寺底模式”,既实现了对楹联文化的传承,又拓宽了做好基层治理的路径,增强了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价值认同感,从而为下一步打造文化品牌、讲好寺底故事贡献了“寺底智慧”。

用好“楹联+梯队传承”。为了使楹联、书法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序,在楹联人的义务培训下,由镇村两级连续8年出资购回笔墨纸砚,义务在寒暑假期间为村里的孩子们培训楹联、书法知识,逐堂备课、逐生批改,形成了一种共识和机制。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村里的一些小学生对楹联、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使得寺底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中国楹联最寺底,寺底楹联最中国。”这些方面相互叠加、相互映衬、相互出彩,是“寺底楹联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相信,“寺底楹联文化现象”在河东大地这片沃土中崛起,将激励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楹联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更会给各级楹联组织和广大楹联人矢志不渝地弘扬传统文化增添无穷动力,从而为赋能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新农村贡献时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