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爱世界爱自己

——“裘生”启示录

2024年07月17日

□黎建月

裘生,求生乎?是阅读《一场十八年的生命接力》时的第一直觉。

如此化名,可想而知主人公背后演绎、诠释了一道怎样曲折的生死命题。

呃,原来是抑郁症!抑郁症,这个时髦而凶残的隐形杀手,这个避之不及的“瘟疫”。这头黑骆驼,18年前不期然地横卧于一个叫“裘生”的门外,一时间,“生死未卜”。

裘生,无疑又是幸运的。当被抑郁症的“黑洞”吸附得无法自拔时,绝望至极的他靠仅有的游丝一般的理性,叩响了《黄河晨报》(《运城晚报》前身)的门。他仿佛找到了脱离多年的组织,终于被关注、被关心、被关爱,终于赶走了门外的那头黑骆驼,终于止步于漆黑深渊的边缘,终于重新回到温暖的怀抱。

羊羔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获得新生的裘生,并没有选择躺平,而是从头开始,从小事做起,启动了他矢志不渝的公益事业和18年的生命接力,也终于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中,找到了活着的另一种意义。

那时,他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每天义务去公园、广场教大家唱歌,并成立了东方红旗合唱团,坚持每天组织歌唱爱好者唱革命歌曲和蒲剧、眉户等戏曲。

“从人力三轮车到电动三轮车,从纸、本、夹子、简谱到专业曲库伴奏。”在家人的帮助下,裘生慢慢掌握了点歌、放歌的技术。每天早上7时骑着三轮车,拉着音箱设备出门,上午10时许回家,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正所谓:心小的人,在错综复杂的日子里与这个世界为敌;而心大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爱这个世界从而爱自己。

日复一日的公益活动中,裘生结识了不少朋友,学会了不少新歌,也听到了不少励志的故事。渐渐地,他的心胸开阔了,心态阳光了,身体也更健康了。他还拿出自己对抗抑郁症的经验,去开导其他抑郁症倾向者,帮助他们走出情绪低谷。

因康复而感恩,因感恩而公益,因公益而健康,因健康而助人,因助人而重生。

这就是“裘生”百折不挠的故事。他以自我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经历告诉我们,纷扰的世界,繁复的人生,最好的治愈是回归到社会中,是放下身段,融入生活,是“降维”,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追求有益于大众的公益事业中,在向社会奉献爱心的活动中,他得以拓展自我兴趣、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获得自我心身之健康。

正如《雷锋日记》里的一句话: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才能最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