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由来

2024年07月18日

唐人张守节说:“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秦宪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76年在位)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汉书·郊祀志注》中又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可见,“三伏天”之说,是从久远的历史中一步步走来的,它承载着我国丰厚的文化积淀和自然人文。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热在三伏”。此时自然界阳气生发,为阳气最旺的时节。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气温高、湿度大,气压低、风速小。三伏日期是由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称“三伏”。三伏天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是一年中最酷热的时节。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数伏天气要持续一个多月,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中伏就需20天,即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末伏过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伏”,乃藏阴气于炽热之意,其本身隐含对人们的提醒和警示。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故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之农谚。数伏天气,人们既要防暑,又要防汛。

炽热的三伏天里,酷暑时时袭扰人们,古代名家写过不少有关三伏天的名诗。“六月三伏猛火燃,卧龙无雨口生烟。蜩蝉何事得美荫,聒聒不上高树颠。”这是宋代诗人李石在三伏天应时而作的一首诗。诗人被三伏天的烈日烤得口干舌燥,直盼着赶快下一场清凉的雨。(《闽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