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一词的由来

2024年08月07日

□晋川

“角色”一词来源于“脚色”;而“脚色”一词最初与戏曲行当并无多大关系。

“脚色”在宋代官场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词汇。比如在范仲淹文集中有尺牍《与韩魏公》:“其子得殿侍左班……曾申脚色状,今上呈,如有指示安排处,乞留意。”这里的“脚色状”就是一种履历表。宋人要进入仕途,都必须提交“脚色状”,其作用有点像今天的干部登记表。那么宋代的“脚色状”都需要填写哪些内容呢?对此,宋代赵升在其《朝野类要》卷三中有详实记载:“初入仕,必具:乡贯、户头、三代名衔(祖宗三代的功名官衔)、家口、年齿、出身履历。若注授转官,则又加举主。有无过犯,崇观间,即云不系元祐党籍;邵兴间,即云不系蔡京、童贯、朱勔、王黼等亲属;召保官结罪,庆元间人,加即不是伪学。”从中可以看出,“脚色状”中包含了个人的主要履历信息以及政治立场。

个人的履历以及政治立场,之所以用“脚色”这个词来表达,可能与“履历”一样,都与“脚”有关,一个人走过的路即是履历,脚所站的地方就是他的立场。而“色”指的就是种类、类别。比如我们常说的“诸色人等”。“脚色”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份、背景、立场,是一个人的身份标识。

在戏曲中,“脚色”转变为“角色”,却是非常晚的事情。我国的戏曲,早在唐宋就有了生旦净末丑之类的分工,但一般都称作“脚色”而不叫“角色”。大约在清代,部分书籍中出现了“角色”一词,如清代黄旛绰的《梨园原》中有“王大梁详论角色”等。这里的“角色”指的都是“脚色”,只是在清代使用“角色”还不够普及,只是偶然运用。直到十九世纪末,上海《申报》在戏曲报道时仍采用“脚色”一词,1907年8月22日《申报》第一次出现了“李春来慎重角色”,此后《申报》的报道多采用“角色”一词。至此,“角色”一词逐渐替代了“脚色”。(《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