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5日
翻开《虞乡县志》,赫然写着古虞乡八景,其中一景为“石钟晓鸣”,是这样描述的:“石钟晓鸣,在县东南十五里:真人洞悬石钟,鸡鸣昧旦,应候自鸣,踈星将落,海曙初升,铿然一声,唤醒多少梦。”这是说,真人洞中悬有石钟,在破晓时分,石钟应时而鸣。此时天上疏星几朵,欲落未落,天色渐亮,曙光初现,铿然一声钟鸣,唤醒人世间多少清梦。这样的记载难免让人对这一奇景产生好奇,总想搞清楚其中的“真人”是谁?“石钟”为何?也想听听那“铿然一声”,更想亲临现场感受一下古虞乡八景之一的神奇。
那么“石钟晓鸣”的真人洞具体位置在哪里?
(一)
首先我们研究《虞乡县志》,想从中获取“石钟晓鸣”的具体位置。如前所述,其在“县东南十五里”,但是县志有关华胥峰的记载是这样的:“石锥山,一名华胥峰(见乔元亮陈真人洞碑),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天柱峰东石鹿谷(旧有石鹿因名),林峦峭壁,川原奥衍,一峰突出,岑锐插天,隋书有石锥山即此……中有陈真人洞,幽深宽敞,上悬石钟,故又名石钟岭。华州处士陈道州,卜居谷口,建立书屋。”
根据《虞乡县志》的这两条记述,一个写“在县东南十五里”,另一处记述“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我们不禁产生疑问:这是一个地方吗?说的是一回事吗?于是,我们又先后寻访了当地的老者、学者等近20人,都说石钟洞在青龙峪华胥峰东侧,老百姓多数称真人洞。而青龙峪位于永济市虞乡镇石卫村正南,距521国道2公里处是峪口,进峪后距离华胥峰有8公里,峪内因有磷矿和青石矿开采所以有路,车可以径直开到华胥峰山根。
所有的功课做好后,我们便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驱车直奔华胥峰,一路看到青龙峪奇石矗立,流水哗啦,漫山青翠,空气清新。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华胥峰脚下,顺着西边崖根向北而上,行进150多米到更靠近崖根的地方,只见向上去的山坡横亘出大量巨石,我们只能四肢并进、攀爬而上,直接上到悬崖峭壁边上,然后继续向前。此时猛然听见水声哗哗,愈近愈响。
拐过一个弯,眼前出现一个50多米的山口,外宽里窄,呈喇叭状,地势向上倾斜。仰视50多米处,一个巨大的山洞进入视野,洞口呈三角形。“那就是真人洞。”向导告诉我们。
(二)
蹚过脚下淙淙的流水,我们急切来到洞口,只见洞高两丈、深十丈,地势呈向上状态,越往里地势越高,洞容越来越小。洞顶由两种不同的石壁相互支撑构成,交界处多处滴流出山水,清冽甘甜,凉气逼人,洞外听见的水声便由此而出。身处洞底,空气清新,凉爽异常,心旷神怡。
向导介绍,洞顶原有一股粗大之水,在20世纪70年代开采磷矿之时,地质勘探从洞顶钻探后流水变小,十分遗憾。我们环视四周,发现洞底到处是被水冲击的坑穴,这些坑穴便是千万年来洞顶山水冲刷导致。洞边两侧的钟乳石,趁着洞口的微光发出晶莹的光芒,五颜六色,赏心悦目。
我们四下寻找,并没有看到传说的“石钟”,也没有听到“铿然”的声响。向导说,曾经的“石钟晓鸣”已经不复存在,成了历史的记忆。虽然遗憾,但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这气势非凡的水帘洞,仍觉得不虚此行。
洞口处有两三丈长、一人多高的石墙,我们感到奇怪,询问向导。向导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是一座庙宇,里面雕刻有陈真人石像,其前面卧着一头石刻的梅花鹿。这里还流传着陈真人和梅花鹿最后都成了神仙的传说。
洞内原来有几方石碑,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推下山坡。县志所述的“乔元亮陈真人洞碑”就是在那时被毁,当地老者说,现今石碑仍被埋在山坡石头下,什么时候能重见天日,都是大家期盼的。
交谈中我们了解到的是陈真人,不过,这个陈真人是县志上所述的华州处士陈道州吗?另外,传说中乔元亮和陈真人羡慕石钟洞这世外桃源,都是在这里修行的道人术士,这些人都与石钟洞有关。具体是什么情况呢?我们带着疑问,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石钟洞。
(三)
翻遍《虞乡县志》,所能看到的有关“石钟晓鸣”或是石钟洞的记载,就是上述所讲,最终还是没有搞清陈真人的具体情况,更没有搞清那美丽的“与鹿成仙”的传说,于是我们把求证范围扩大到华胥峰南侧的芮城县。
皇天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在《芮城县志》上看到了这样的记载:“晋——石钟真人,石湖村人,姓陈氏行三,名字未详,隐于北山石室中,其室顶悬一石,状如钟,故曰石钟真人。真人顿绝尘虑,一日有蟾负芝草来止石上,真人视之曰:我闻得食芝草即可轻举,然有损于蟾,吾不忍为!其后蟾复置芝草于地,真人取而食之,蟾竟去不复至。又有野鹿入洞同宿,乃真人来京,鹿负行李随之,一夕梦神人告之曰:仙籍有汝名字,又赠汝符职当行雨,此鹿即龙也,今大旱张榜祷雨,尔其收榜。既觉惊异,黎明收榜。入静室中,梵香默祷,俄尔云布,远近雨沾足。明日官属来谢,则真人已与前鹿冉冉上升,众以手加额,极目不见矣。”从这些记载中我们终于明白,所谓真人洞的真人是芮城石湖村的陈子山,并非华州处士陈道州,陈子山因给百姓祈雨,解除大旱,造福于民而“羽化成仙”。
在《芮城县志》中,同时看到芮城籍明代廉臣刘良臣赋诗《游石钟洞》,曰:“巉岩有逸臾,习静恒于兹。地僻人来少,溪深鹿过迟。采芝香入炊,祷雨水流㳽。跨鹤倏然去,长生未可期。”
另收录有近代教育家、革命家芮城名人景耀月《石钟洞》诗一首:
秾秾甘枣山,巅顶花溢坞。
朱烟蔽万仞,赤云覆洞宇。
苍丘周四外,借问此何处?
硕草翩翻紫,或者即玄圃。
其上泉涔涔,空蒙如雾雨。
云是石钟山,殆有石钟乳。
噏之冽丹霞,饮此花色妩。
绿发一仙人,伦侪每四五。
从来服沆瀣,朝阳回肺腑。
羽衣纷环云,晨暮集岩岨。
绿崖悬灵液,上下恣挹取。
飘飖游首山,翱翔戏河渚。
雷水才经眼,谁知此岁古。
玄鹿衔草勤,黄蟾负芝苦。
盈谷迷碧黮,智乌期变语。
艰哉微禽化,音节非自主。
群义策孤日,劲往迅惊弩。
俗士第朽质,容光日夜腐。
川上悲老迈,雷叹愿何补。
这些诗作,都描写了石钟洞的景象和美丽的传说,后者还抒发了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革命尚未成功的感叹。
从这些史料中,可以看出石钟洞的传奇历史,感慨“石钟晓鸣”不愧为古虞乡县八景之一。随着时光流逝,过去的辉煌只能在史书上看到,看到历史的伤残、看到洞口庙宇的残垣断碑,不免有些感叹和惋惜。让人欣慰的是,如今仍有流水哗啦,还有斑斓的钟乳石、史料记载和美丽传说,诉说着那段历史的不凡与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