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5日
暑假的一个闷热午后,太阳明晃晃地照在院子里,从小卖部里买来的雪糕总是还没来得及吃完,就很快要融化掉,小孩不得不加快速度吞咽,才不至于吃得满地都是。姥姥在旁边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样子,笑着骂道:“冒失鬼”,这是关于笔者和姥姥的回忆。小时候每个暑假都会去姥姥家,电影《姥姥的外孙》让笔者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夏天。
作为近期的口碑之作,电影《姥姥的外孙》以平淡细腻的镜头语言,充满温情地讲述了出生于泰国华人家庭的无业年轻人阿安,在看到表妹通过照顾爷爷而获得高额遗产、走上“致富之路”的经历之后,也做起了“全职外孙”,想要通过不劳而获的方式获取姥姥的遗产。然而,在一天天的相处中,阿安逐渐融入了姥姥的生活,形成了与姥姥之间的亲情羁绊。
一场老人临终前的“遗产大战”,最终被血浓于水的亲情击溃,露出被残酷现实层层遮蔽的真情一角,让戏里戏外的人都感到隐隐作痛,却也真实地被感动到。观众在影片真挚的情感驱动下代入自身,也在观影之余开始思考,在家庭中,亲情与金钱,到底哪个更重要?
很多人说这部影片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见了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如何赡养老人?在老人罹患重症时,子女们应该如何公平分配要付出的精力和老人留下的财产?这既是影片最核心的叙事议题,也是我们在生活中,每个多子女家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电影中,姥姥是一位口是心非的独居老人,一到周末她就会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在门口的凳子前等着儿孙们的到来。丈夫早早离去,她独自支撑和维系着整个家庭,甚至在自己生病后还坚持每天凌晨5点出摊卖粥。然而,姥姥的孩子们却似乎都没能成大器。大儿子阿强沉迷炒股,平日里忙于照顾自己的小家庭;二女儿阿秀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早早辍学,长大后只能找个超市理货员的工作,生活勉强过得去;小儿子索伊则不学无术,甚至因为赌博而负债累累;唯一的外孙阿安是一名待业青年,却企图通过继承姥姥的遗产来实现“一夜暴富”。
电影聚焦于“养老”这一话题,让“养儿防老”的传统议题在当下得到全新的解读。大儿子以“为母亲花钱”为孝顺,小儿子则以“啃老”为孝顺,只有二女儿在“付出总比得到安心”的信条下默默照顾着母亲。
在“全职外孙”陪伴的那段时间,“刀子嘴”的姥姥以其独特的挑剔,对阿安的“孝顺”行为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而这样的审视也让阿安在追求“遗产”的同时,不得不重新审视亲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姥姥门前那棵只为阿安种的石榴树;姥姥那双磨脚的鞋子是大舅买的;姥姥期盼家人们团聚的日子,但也不希望小舅经常来家里,因为她知道小舅只有过不下去才会来看她……
在一天天的相处中,我们也借阿安的眼睛看到了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姥姥。姥姥最喜欢吃牛肉,却为了给生病的大儿子祈福而不再吃牛肉;她穿衣服不喜欢系最后一颗扣子,每个周末会穿上最鲜艳的衣服和那双磨脚的鞋子,迎接晚辈们的到来;她每天凌晨5点起来去卖粥,会把卖粥所挣的钱一点点攒起来,再亲自存到银行里,以便去世后留给心爱的外孙;她会在生病后,跟老姐妹说“我也中招了”;她会在疼痛难忍的时候,抱着怀里的布娃娃哭喊着爸爸妈妈的名字。
这样一点一滴的记录,让我们看到姥姥不只是“姥姥”,不只是一个长辈,她还是一个活生生的、需要陪伴的人。在那些皱纹和孱弱身体的背后,他们还需要活着的乐趣和尊严,需要和外界交往,需要认识新的人和事物,而不是守着空旷的屋子等人来爱。
爱到底用什么衡量呢?这是笔者在观影过程中不断想要寻找答案的一个问题。爱是姥姥为大儿子阿强戒掉的牛肉;爱是姥姥为小儿子索伊还清债务,因为她知道自己离开后,再也没有人能帮他了;爱是姥姥对女儿阿秀的担心,担心她因为照顾自己会影响工作和身体,所以不想再做治疗,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希望陪在自己身边的是阿秀;爱是阿安把姥姥从养老院接回家,是他在姥姥离世前为姥姥唱的那首潮州童谣……那些被忽视的细节告诉我们:爱一直都在。
这样浓烈的爱就像屋前那棵历经风雨的石榴树,默默地开花结果,滋养每一个人的心田。我们总说“子欲养而亲不待”,那就别再等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爱要及时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