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后土”承载的农耕文化思想

2024年09月05日

▲河东成语典故园“皇天后土”雕像

“皇天后土”这个成语,大家都不陌生,意为“天为皇,地为后”。在影视剧中,较为隆重的祭祀或是起誓环节,都会出现这么一句话“皇天在上,后土在下,天地为证”。可想,“皇天后土”在古人心中是人间正义和公平的见证,充满了人类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和敬畏之心。

“皇天后土”即对天地的敬称,古人认为“天父地母”,世间万物皆由天地而生,其与河东的渊源绕不开中华祖祠、海内祠庙之冠——后土祠。

“后土”祭祀,历代帝王甚为重视。大地生长五谷,养育万物,正因为有了大地,人们才有了衣食住行的依靠和源头。为感念大地母亲的包容、承载,当年轩辕黄帝平定天下,在汾阴(今万荣县)脽上扫地为坛,祭祀大地之神、万物之母。

《尚书·武成》《春秋左传·僖公十五年》《史记·孝武本纪》中均有记载:黄帝传承炎帝之天下,夺取蚩尤氏盐池之资源,娶西陵氏女嫘祖养蚕缫丝,于汾阴脽上,扫地为坛,祭祀后土地母。这标志着中华民族以土地为本的农耕生态方式的确立。

从后土祠内的《历朝立庙致祠实迹》碑文可知,黄帝之后,尧舜二帝不仅亲自去祭祀,还命人专管此事,夏商周三朝时,帝王也年年来此祭祀后土。

为何要在汾阴祭后土,是有缘由的。黄河拐弯处的河东大地,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又有盐池资源的加持,且在黄河、汾河交界之地,有一块“泽中方丘”,称为脽上,四面环水,意象特别好。这里不仅地肥水美,与女娲、后稷等神话传说联系紧密,在汉代还发现了立国重器宝鼎,被认为是吉祥之兆,可以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福祉。

后来,汉文帝在此建庙,汉武帝立祠,尤其汉武帝刘彻一生六次祭祀后土,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后人在后土祠的内院专门筑了秋风楼以示纪念。

其后,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东汉光武帝、唐玄宗、宋真宗等历代帝王,每每亲临祭祀后土,蔚为大观。现后土祠内还存有宋真宗赵恒御书的萧墙碑。

北京的天坛、地坛与后土祠也颇有渊源。后土祭祀延续至明朝时,明成祖朱棣原想亲赴后土祠祭地,但因政务繁忙,恐路途遥远不安全,于是派重臣前去取土,作为祭奠土,在北京建了一座后土祠,即天地坛。后又建地坛,天地坛改称天坛。这也是全国的后土庙都称庙,而后土祠称祠的原因。

后土祠供奉的后土娘娘,为生育之神、大地之神,是农耕时代的谷神。在农业为根本的国家,上自皇帝,下至普通百姓都非常崇拜。人们感念后土恩情,虽然明朝之后朝廷不再来此祭祀,但民间的祭拜从未中断。

可以说,后土信仰与祭祀,从农耕文明开始便一直延续至今。这是历史文化传承,更是一个农耕民族对土地的深厚情感,蕴含着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物阜民丰的渴望和祈祷。

人类敬畏上苍祭皇天,崇拜大地祀后土,除了认同“敬天法地”的自然规律,追求美好生活,更多传达的是一种美德——天地如父母,无私奉献,宽厚和顺。

巍峨壮观的农耕文明之基础,终归由亿万百姓的血汗所铸。历代帝王对祭祀天地如此重视,是皇位正统来源的标志,更是对忠祖孝亲观念的弘扬和倡导。帝王亲自示范、引领作表率,以行为影响天下百姓,从而形成尊重天地、效法自然的行为习惯,以及忠君爱国、孝亲敬老的传统道德。

“皇天后土”所代表的礼仪秩序、德行规范,既是在教人做事的准则,又是在教人如何造就美好生活。如《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应如天地般宽厚,有承载和养育万物的品德。简单说,就是处事如天一样,力求进步,如地一般,胸怀宽广,容载万物,能担起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美德代代流传,深入血脉,体现在我们对待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宽容与尊重中,也展现在一个国家对外的大国风范、大国担当。

“皇天后土”所承载的农耕文化思想,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更是华夏儿女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记者 薛丽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