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秋天的使者

2024年10月24日

□邓训晶

大雁是乡愁的隐喻,自古就有“鸿雁传书”的典故。当年,苏武被扣匈奴,流放北海(今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牧羊,归期无望。整整19年,苏武由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但希望回家的火苗没有熄灭。后来,汉朝和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放苏武回去,谎称苏武不在了。汉使说,汉朝皇帝打猎时,射得一只大雁,雁足上绑着一封书信是苏武写的,说他在一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好让苏武回去了。后来,人们就用“鸿雁传书”来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大雁不仅是信使,它还是爱情的象征。古代相亲抱大雁当信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元代诗人元好问16岁那年,在并州应试。在汾河边他看见排排大雁掠过天空,忽然惆怅莫名。这时,他邂逅了一位带着两只死雁的猎人。猎人与他坐在汾河边,讲了一个奇闻。早上,猎人网住了两只不断盘旋、扇翅、哀鸣的大雁。最后,大雁从空中疾冲而下,触地而死。令他万分震惊和后悔,世间竟有这样忠于爱情的动物。元好问看了两只殉情的大雁,也感动不已。他与猎人埋了双雁,还取名“雁丘”。

双雁凄美的故事打动了元好问,他提笔写下千古绝唱《摸鱼儿·雁丘词》,开篇“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不但成了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名句,更是成了爱情忠贞的代言。大雁失偶之后,余生不会嫁娶。它对爱情的忠贞深受古人的喜爱,所以抱雁相亲,寓意“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笔者从小也喜欢大雁,儿时在老家一到秋天,就会看见一行行大雁从头顶上飞过。我们会声嘶力竭地喊:“岸鹅扯长,扯烂衣裳……”不知大雁是不是听见喊声乱了方寸,队形会乱,但只是一会儿,马上又排成整齐的队伍前进。雁群在领头雁的带领下空前团结,还具有崇高的牺牲精神。雁群每晚睡觉时,都有一只大雁值夜班,一旦发现情况,马上发出警示。哪怕在吃饭时也有大雁放哨,发现敌人靠近,一声长鸣,雁群便整齐地冲向蓝天,列队远去。不管晚上还是白天,放哨值守的大雁都不吃不睡,为团队奉献的精神感人至深。(《海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