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
◀长城烽燧 (资料图)
□马超和
烽燧是古代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军事观察、传递消息。烽燧通过点燃积薪传递消息,夜间放火曰“烽”,白天放烟曰“燧”,故得名“烽燧”,也有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等称谓。
甘肃民勤人称烽燧为“墩”。“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它们或雄踞于山巅,或傲立于戈壁,或蜷缩于山谷,在萋萋荒草的掩映下,忍受冷风凄雨,面对旭日残阳,陪伴老树枯藤。大墩小墩旁边,芨芨草、茵陈蒿、骆驼刺、沙拐枣等沙漠植物,或高或矮、或密或疏、或素或艳,构成大漠戈壁的一道独特景观。
登上烽燧,抚摸着斑驳的墙体,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古代,每个烽燧有一名燧长、若干名戍卒。戍卒捕捉敌情没有技术倚仗,全凭眼睛和耳朵,他们必须集中注意力,不能放过任何风吹草动。
烽燧上有简陋的营房,步入其中,眼前浮现出一幕幕古装影视剧中出现的场景。土炕上垫着秸秆、荒草,其上铺着羊皮、牛皮,室内充斥着或浓或淡的腥膻味儿。夜深了,烽燧上响起天南海北的民歌小调,慰藉戍卒们的思乡之情……
烽燧作为重要的军事设施,哪些东西是不可或缺的呢?烽燧上定然有存储柴草的棚子,否则,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泼下,柴草湿透了,若是有敌情,点不着火、煨不出烟,如何是好?存储柴草的棚子肯定不会在烽燧下面——敌人若是将烽燧围个水泄不通,柴草难以为继,不就束手无策了?
燃积薪的消息传递方式受天气制约极大,风急雨大,雾重霜沉,都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敌军叩边,情况紧急,不可耽误,势必飞马走报,故烽燧应该配有马匹。河西走廊既有荒野,也有草原,坦荡如砥的荒野适合骏马纵横驰骋,辽阔丰腴的草原适合马匹繁衍生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散布在河西走廊边边角角的烽燧必然优先得到马匹供应。
有马匹,便有马厩,有存放饲料柴草的棚子。马匹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其饲料、装备务必充分保障。干草是重要的战备物资,多由朝廷、兵营向民间征调。大户人家通常以车计,小家小户则以束计。草束的体积、重量应有定制,不然会让人钻了空子,弛废的还是军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西北边线配给的口粮主要是粟米,只因它种植广泛,且易于存储。至于新鲜蔬菜,以当时西北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种植、储藏、运输皆不易,自是难得。长时间不吃蔬菜,戍卒们纵然铁打的身体,也吃不消。但凡条件允许,他们或许会在烽燧周围开垦出一块地,种些蔬菜。菜地里最常见的应该有韭菜、白菜、萝卜、冬瓜,也可能有大蒜、香菜,但不太可能有辣椒、红薯和菊芋(洋姜)——它们是在明朝时才传入中国的,那时的烽燧已经没有秦汉时那般重要。菜地周围,或许有用干枯的灌木枝条插竖的简易篱笆,用以阻挡野兔、狐狸等不速之客的光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乱纷争,伤亡在所难免,烽燧周围定然有战士的坟墓。对大多数人而言,从甲胄上身的那一刻起,故乡注定是回不去了。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战士们捐躯赴国难,是要被当作英雄厚葬的。但大漠戈壁,环境恶劣,他们很难得到礼遇,一处处坟冢很快就被无边的风沙吞噬。
幸运的是,近些年,许多地方加大长城遗址保护力度,将烽燧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在新疆哈密、甘肃敦煌等地,烽燧遗址不断得到修复,这些独特的历史景观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古代社会,西北一直是中原王朝军事防御的重点,戍边的兵士们只有枕戈待旦,广大后方才能够安定祥和。这是河西走廊乃至整个北方朔漠千百年前的责任和担当,古旧的烽燧便是那一段段峥嵘历史的见证者。
(《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