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精神与商企发展的文化关联

2024年10月31日

▲关公剪纸 裴栋梁 作

□关新刚

要解读这一课题,我们还是从历代行商坐贾的商人们热衷推崇膜拜武财神关公谈起:

我国历史上商贾行业起步早,人员多,门类全,分布广,我们以历史上的盐运、丝路、茶道等古代著名商道为例,分析探讨关公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一)

运城南部中条山,现遗存西周初期人工开凿修建的一条长约8公里、宽2米至4米的青石槽山道。据记载,这条通道为古人们把河东食盐运至中原、西北乃至全国各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该地位于古虞国地境,又名虞坂古盐道。2013年,虞坂古盐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原地区是我国古时期的中心区域,其食盐大都由河东盐商供应。盐商们在走南闯北的过程中,不仅带着家乡的关帝神像祈求平安和庇护,而且还以“以义制利,识量宏远”的经营理念,赢得了利益,促进了发展,也为晋商的兴起与繁荣,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同时,宋代以后历代政府发给盐商的食盐运销许可凭证“盐钞”,后称“盐引”,也为明末清初时期晋商兴起的票号,提供了参考,做了示范。无论是盐引,还是票号,他们都是信义的符号,诚信的积淀。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当时的国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途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全长7000多公里、中国境内4000多公里且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丝绸之路。

东汉时期迁都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也随之延伸至洛阳。在这条东西方国际贸易的大通道和文化交流的桥头堡上,商人们以信义聚人气,以仁善结良缘,每到一处都要会商友、建关庙、盖会馆,以供奉祭祀的形式,传承关公精神。据考证,丝绸之路上曾建有关帝庙或会馆30余处。这些关庙或会馆,犹如一座座古代商人们寄托心灵、养精蓄锐的舒心园、加油站,他们在这里祭拜关帝,祈求福佑,会聚商帮,在商言商,从长议商,以义富商。

16世纪初期,晋商率先以福建武夷山为起点,将南方砖茶等物产,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继续北上最后送至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在这条长约13000公里、中国境内4760公里的国际商贸万里茶道上,北方地域现遗存的关帝庙就有16余处、会馆10余处。

(二)

晋商是我国最早的商人,名列近代十大商帮之首。所不同的是,晋商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关公崇拜带到哪里,都会把重商立业的人生观、信义至上的价值观、勤俭守朴的荣辱观和同舟共济的享乐观带到哪里。

由此而知,关公崇拜成为古代商人们的立商之本、商贾之道。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关公精神,也将成为助推企业走向成功之路的奠基之石、万全之策。这是因为:

第一,关公精神,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和价值所在。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凝聚员工的向心力、加强员工的责任感,还能赋予员工自豪感,给员工真正的归属感。

关公的“忠义仁勇”精神,是企业引导员工“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信义为本、诚信为先,仁慈友爱、团结奋进,勇于拼搏、创新发展”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因,这正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由此讲,爱国以忠、诚信以义、友善以仁、敬业以勇,既是培育企业员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弘扬关公文化、传承关公精神的社会实践。

第二,关公精神,贯穿于企业生产的社会信誉和经营战略。

一个成功企业,走进社会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往往隐含着企业的口碑和信誉。信誉是指信用和声誉。社会信誉不仅包括个人信义,还涵盖在其社会生活中被广泛认可的道德及规则‌。因而说,企业社会信誉作用于企业形象,企业形象作用于企业效益,企业效益作用于企业生存。

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时代,信义已日益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成为一个企业立足于社会的道德底线。由此讲,信义不仅是决定企业兴衰荣辱的根本,而且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信义为本、义利相济、以义制利、义中取利的“义利观”,既是关公精神的核心内涵,同时又是现代企业走向成功之路的必然条件。

应当说,信义既是所有规则的根基,又是所有道德的支撑。老板和员工要讲信义,售前和售后要讲信义,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更要讲信义。只有讲信义,才有好信誉,这正是现代企业走向成功之路应具备的战略眼光。

第三,关公精神,作用于企业发展的无尽能源和不竭动力。

企业走向成功之路的因素固然很多,但重要的还是要看人气、看士气。有了人气和士气,才可能有好运气、好财气,继而才会有生意兴隆、八方来财的好福气。“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弘扬关公文化,传承关公精神,凝聚人心集人气、拼搏进取鼓士气的不竭动力。

关公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和璀璨瑰宝,我们应当不遗余力、竭尽全力地把关公文化做实做好,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