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文艺工作座谈会的东风,杏李园——

真正走到群众中间

◎核心导读

2024年11月05日

▲杏李园师生下乡写春联(资料图)

◀卫尧(前排左二)为金井乡书法爱好者指导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的这十年,文艺创作被注入全新的能量,绽放出巨大的活力。放眼神州,文艺繁荣之景象异彩纷呈、文艺惠民之举动丰富活跃。

书以载道,弦歌不辍。

透视我市杏李园书法培训中心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文艺工作座谈会春风化雨般的滋养与润泽。

这个成立于2012年的杏李园书法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杏李园”),乘着文艺工作座谈会的东风,真正走到了群众中间,并在坚守人民立场、讲好河东故事、营造书坛生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坚守人民立场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

不论什么样的文艺作品,只有真正走到人民中间,真正抵达受众,文艺的功能和价值才能充分彰显。

新时代文艺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多年来,杏李园师生坚守人民立场,通过展览、培训、传播等多种途径,把优秀的书法作品带到广大群众面前。他们的这一做法,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卫尧老师经常到我们金井乡,给书法爱好者讲课指导,让人受益颇多。”说起杏李园,盐湖区金井乡大井村人闫福林说。

金井乡一带学书氛围浓厚,甚至都辐射带动了周边永济、临猗一些乡镇的书法爱好者。这些人不定期就聚集在一起,探讨交流、相互学习。

年过七旬的闫福林是金井乡书法爱好者的“领头羊”,也是杏李园的一名学员。在他看来,书法创作要“上接天线”,更要“下接地气”。写的字要离老百姓近一些,让老百姓能学得会、能看得懂,那样书法的生命力才更强劲。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对美好的精神生活也愈发向往。杏李园负责人卫尧虽然还很年轻,但习练书法时间久,现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运城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盐湖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对于老百姓而言,卫尧老师的团队就是‘天花板’了。”盐湖区东郭镇下段村村民杨银萍说,“他们给大家写的春联,大家都舍不得张贴。”

2022年春节前夕,卫尧一行来到下段村,为老百姓写春联。“整整写了两晌,几百副肯定是有了。”杨银萍笑着说,“老百姓热情高涨,老师们也不觉得累。”

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不管是培训指导,还是书法下乡,只要基层人民有需求,杏李园总是当仁不让。

“一定要坚持来自人民、为了人民,要让人民从互动中体悟书法脉动、感知艺术真谛。”卫尧说,“只有在人民群众的共鸣、回应和参与中,一个时代的艺术可能性才能无穷无尽地铺展开来。”

讲好河东故事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大河之东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扎根河东,挥毫泼墨,杏李园一直把书法当作“讲好河东故事”的重要媒介。盐湖、关公、卫夫人……这些散落在河东的璀璨明珠,在杏李园的笔下都流淌成了一首首醉人的诗篇。

或许是卫姓的缘故,再加上还是一名书家,卫尧对卫夫人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卫夫人的《笔阵图》、卫夫人的簪花小楷、卫夫人是“书圣”王羲之的启蒙书法老师,以及夏县举办多届的卫夫人书法艺术节……凡与卫夫人有关的历史、文化、传承,学员在杏李园都会有所了解。

当然,杏李园要讲的河东故事,远不止卫夫人这“一枝独秀”。

去年,第34届关公文化旅游节期间举办了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忠义千秋”海峡两岸关公文化书画展。这一展览面向海峡两岸征稿,活动规模大、影响范围广,杏李园创始人卫行立书写的《关公赋》,历经重重关卡,最终成功入展。

包括《关公赋》在内的数十件优秀书画作品,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关公,架起了人们弘扬关公文化的桥梁,有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关公是河东特有的标识,而像关公这样独特的,在河东还有盐湖。

今年“五一”,盐湖爆火。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盐湖,盐湖区文联在盐湖22号堤,办了一个“千年盐湖”综合艺术展。摄影、书画、诗歌等各种艺术形式的加持,让人们对盐湖的“前世今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此次展示的书法作品,就含有杏李园师生创作的。“我们写的是历代先贤吟咏盐湖的诗词歌赋。”学员赵红霞说,“书法,让人们看到了盐湖的另一面,更能引起人们对书法、对盐湖、对河东的关注。”

除了盐湖、关公、卫夫人,杏李园师生还会用手中的笔墨描绘黄河、书写条山、再现舜歌南风……“我们鼓励学员在书法创作中有机融入河东元素,将书法艺术、河东文化、时代精神等深度融合,进一步放大书法的能量与效应,讲好河东故事。”卫尧说。

营造书坛生态

众所周知,中国书法不仅是一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字书写,更是一种审美追求、情感呈现和精神表达。

所以说,书艺无境。

那么,书者如何在这无境中脱颖而出呢?非根植传统、与时俱进,德艺双馨、雅俗共赏不能也。

2019年,64岁的郭阳生慕名走进了杏李园。起初,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找个老师学写字,一来打发退休后的时间,二来在村里有红白事或逢年过节时能给村民帮个忙。

可学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书法是要下苦功,甚至下死功的。为此,他一遍又一遍地临帖,几乎每天都要练上一个多小时。

基本功打下后,老师又让他出新,要写出自己的味道。

怎么出新呢?去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在西安举办了一个“与古为新”书法展,杏李园师生集体前往参观学习。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郭阳生说,“一边看名家之作,一边听老师分析,很快就能找到差距在哪儿,就有了改进的方向。”

这样的外出研学之旅,郭阳生参加过多次。循序渐进之下,他慢慢在书法的世界里觅得一片天地。如今的他,已是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常言道,人过六十不学艺。咱不仅学了,还得到了官方认可,这是从来没有想到的。”郭阳生说,“希望能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书法作品,愉悦大家身心。”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但书法却要慢慢去写。

李洁和张晓红这对“姐妹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自2018年杏李园成人班开课以来,她俩就徜徉于墨香四溢的书海。

从被逼临帖到主动去写,从斗方到四尺、六尺、八尺,从入区展、参市展到尝试着挑战省展、国展……这对“姐妹花”在笔墨的天地里,书写着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感受着充盈可人的时代进程、构建着宁静祥和的精神家园。

她们告诉记者,为什么能够一直跟着卫老师学,是因为卫老师也在不停地学。卫老师经常外出拜访名家,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这,就是她们钻研书艺的“源头活水”。

追寻古人的足迹,探索书法的奥秘。“字写好不容易,既然要写,就想方设法地写好。”卫尧说,“我们都在朝着一个目标努力着,那就是德艺双馨、艺文兼备、技道并修。”

以文铸魂、以艺通心,生命不息、书写不止。愿每一个书法爱好者都能真正走到群众中间,写出情感与个性,让绵延在中华文脉中的审美基因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让中国汉字屹立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记者 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