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6日
◆运城市康杰中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文娜
自9月1日起,告别初中校园的学子升入高中,至今两月已过。这是一段特殊的时期,因为同学们会经历五花八门的“第一次”。这些初体验让同学们还不够稳健的步伐透出慌乱,引发内心的动荡,激活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些情绪如果没有及时加以代谢转化,沉淀形成累积,最终会影响学习和生活。这样一段充满挑战的时段,我们称之为适应期。
帮助适应新挑战
同学们由初中升入高中,不只是换了一个校园生活,更是一段由内而外的蜕变之旅。比如:面对新校园引发的“水土不服”,如何快速踩稳生活步伐,形成内心秩序感;初高中角色转换,需要同学们有意识地化身为问题解决者;在全新的人际关系中逐步搭建起自己的学习支持系统;优化、升级适合于高中的学习方法论体系等。
成长源于困难和挑战。而成长需要耐心和时间,更需要策略和方法。在道路两旁,我们时常会看到带有支架的小树。很显然,这些小树是刚栽的。支架是为让小树更易扎根,最终成活。身处风云变幻的适应期的同学们如同这些小树,他们也需要支架的支持和守护,在新校园的土地上向下扎根,最终向上生长。
小树需要支架,孩子也需要家长们的帮助。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当开启一个新的人生阶段,都需要家长朋友们的陪伴与扶持。助他远行,我们的确可以“有所为”。
确保亲子关系桥梁安全畅通
亲子关系是桥梁 关于亲子关系的一个比喻是,父母与孩子就像是一条河流隔开的两岸。父母在此岸,孩子在彼岸,分属两个独立的世界,亲子关系便是连接两岸的桥梁。父母想要传递的想法、观念等就是桥上通行的车辆。当连接两岸的桥梁越坚固、数量越多、越畅通,亲子关系就越顺畅、越牢固。所以,只有关系这座桥梁安全畅通,才谈得上真正的养育。因为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信任如生命般珍贵 亲子之间,信任,是桥梁的龙骨和桥墩。成长源于困难和挑战。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家长要做的就是站在孩子的身边,确保亲子这座桥梁的安全与稳定,唯有如此,对孩子的关心和支持才能从此岸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孩子所在的彼岸,真正滋养孩子全方位成长,然后双方携手,为最终问题的解决寻找机遇。有了来自父母的信任做背书,在适应期,无疑会增加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也更容易激活孩子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信心,助力孩子最终收获成长。
止语是父母一生的修行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自觉间的“给建议”是有损信任的举动。尽量不要单方面给建议,除非孩子主动要求,而且最终的决定权要交还给孩子。越是信任孩子,孩子越是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这个过程与孩子学习走路如出一辙——最终孩子是要靠自己的双腿去行走奔跑的。为人父母,止语是一生的修行,也是送给孩子最宝贵的礼物。
做孩子的情绪脚手架
情绪如同空气般存在,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情绪都是我们生命舞台上的背景色。对于同学们来说,情绪也影响着学习的每个环节,因为情绪是一切学习的起点。我们应做好孩子的情绪脚手架,助力孩子向上攀登。
最佳功能区 托马斯·H.奥格登(Thomas H.Ogden)提出“情绪耐受窗”理论。人类的情绪根据强度可分为3类,高激动状态、低激动状态和理想激动状态。理想激动状态的范围就是情绪耐受窗。只有在情绪耐受窗之内,才能保持理性思考并做出明智选择,有更好的行为表现,也称为最佳功能区。当孩子的情绪状态处于最佳功能区,会收获最好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情绪代谢 对身体来说,进餐、消化、吸收和排泄构成了食物在体内的代谢循环。经由代谢,食物中的营养素最终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代谢功能确保了身体的健康,而情绪的能量转化过程,即情绪代谢确保了我们的心灵健康。表达即疗愈,协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促进情绪代谢。孩子愿意诉说,父母就应放下评价,专注聆听。
情绪稳定的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的宝山 在适应期,孩子在经历挑战,他的学习和生活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如果说孩子是一棵小树,那么父母便是小树脚下的土地。土地的厚重和稳定是大地送给小树的礼物,情绪稳定的父母则是孩子的福音。于是,如何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是父母的必修课。保持界限,孩子的事交给孩子,学着收手;保持信任,相信孩子会以自己的方式赢得自己的成功;建立自己的情绪通道,当意识到自己的状态起伏不定时,去做会让自己感觉好的事情,情绪价值回流内在,让身心得以滋养。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让孩子经过一天的学习,疲惫地回到家后,可以安心休息,涤荡一身轻尘;在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每一个瞬间,都如春风拂面,为孩子疲惫的身心补给能量。最终,以满格电量回到学习当中。
协助孩子做自己的学习教练
改变源于行动,但只有在高维认知指导下的行动,才能导向新的未来。
认知先行 以自己的节奏去适应,“适应”这个议题,对每个孩子来说都不是第一次。从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就已经踏上适应的旅程,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适应的实战训练,只是度过适应期所需要的时长因人而异。最重要的是,陪伴孩子应带着一份耐心,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考试正解 新高一的同学们也已亲历第一次大型考试——月考,面对考试结果,想必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那么,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面对考试及结果呢?总原则是,发现问题就是成功,这是看待考试的基本态度。在考试结束后,我们要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将成功的经验整理收纳进入学习体系,最终形成自己的方法论;显露的问题,自然为下个阶段提供引领和指导。考试,既是对上一段学习的检验和总结,也是下一段学习的起点和目标。对于考试结果,无论好坏,父母能做的就是接受。同时,相信一次的结果只是漫长学习旅程中的一个驿站,最重要的是,要从容地坚持下去。历经考试洗礼,我们也可以逐步将学习教练的接力棒交给孩子。经由训练,让孩子成为一名经得起考验的学习高手。
梅、兰、竹、菊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享有“四君子”的美誉,关于竹子更有一段佳话:深处地下三年长三寸,一朝破土,一日三尺。愿竹子一般的2024高一新生们,在各自高中校园的丰饶沃土之上,安处当下,珍惜时光,稳稳扎根;来日乘万里长风,逐光而行,成就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