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6日
□唐志强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再加上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构成了古代社会的“四时八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立冬是秋天与冬天的交棒,水始冰、地始冻,人们开始穿上厚实的裘棉,进行冬祭、冬学、冬酿、补冬等传统民俗活动。
最早出现的立冬习俗当属迎冬祭祖。《后汉书》记载:“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车旗服饰皆黑。”意思是说,立冬日,周天子率领文武百官身着黑色服饰,佩戴玄玉,车旗仪仗也都一色黑,浩浩荡荡地来到北郊城外,配以雅乐歌舞,祭祀北方之神玄冥,同时迎回冬气,以顺应时令,保佑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在民间,人们会在立冬日举行冬烝之祭,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示孝敬。
最具书香味的立冬习俗是冬学。冬夜漫长,而且又是农闲季节,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给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的冬学教诲。古代农家立冬时节“乃遣子弟入学”,家长领上学生,端上方盘,盘中放四碟菜、一壶酒、一只酒杯,提着果品和点心到学堂去拜师求学。陆游在《北窗》中写道“俚儒朱墨开冬学,庙史牲牢祝岁穰”,说明当时的冬学十分普遍,连普普通通的儒生也开课教学,到学堂拜师的人们与去寺庙祈祝岁穰的一样络绎不绝。
最寓亲情的立冬习俗是冬酿。宋代苏辙曾有言:“床头冬酿压琼浆。”冬天水体清冽,气温较低,可以有效抑制杂菌繁殖,又能让酒在长时间的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口感。在绍兴,人们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绍兴人家生女儿之年酿酒埋藏,女儿出嫁时掘酒请客,这种陈年老酒称为“女儿红”;生男孩子之年酿酒、埋酒,盼儿子中状元时庆贺饮用,称之“状元红”。
最受欢迎的立冬习俗是补冬。谚语说“立冬补冬,补嘴空”,人们经过春、夏、秋三季的辛勤劳动,五谷丰收、六畜兴旺、果实累累,便在立冬日这天杀鸡宰羊,犒赏一家人的辛劳。“北吃饺子南吃鸭”阐明了南北方补冬的差异。在北方,秋冬之交包饺子,取“交子之时”的谐音,具有迎冬的意涵。同时,涮羊肉也十分流行,老北京人立冬日涮羊肉必须得用上铜锅子,讲究铜锅炭火搭配、酱香肉香合二为一。南方人则会吃鸡鸭鱼肉,或食用糯米来补充能量。福建漳州等地有一立冬食俗——用糯米蒸熟舂成糍粑,揉成团滚以白糖花生粉做成“交冬糍”;广东潮汕地区,人们习惯在立冬时吃用莲子、蘑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的炣香饭;南京地区人们特别注重吃生葱,以抵抗冬季湿寒,减少疾病发生,正所谓“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
秋将归去冬又至,寒色不遮万山翠。立冬是冬季的开始,万物纳藏、休养生息,却又拉开了冬庆的序幕,各种节庆活动在冬季接踵而至,人们畅享丰收果实,为明春勃发蓄积能量。
(《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