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州地名沿革考

2024年11月13日

▲蒲州东城门遗址 记者 薛丽娟 摄

□杨孟冬

关于“蒲州”这个地理名称,或者说历史上一个行政区划名称,最早源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准确时间是“明帝二年”,即公元558年。在此之前,追溯到炎黄、尧舜时代,以至于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它还依次有过“蒲”“蒲邑”“蒲坂”的称谓。但,无论它的名字怎样发生变化,分外吸人眼球的则都包含有一个“蒲”字。

蒲,又名“水烛”,是古代先民逐水草而居时最早认识并赖以生存的一种祥瑞植物。因为这个原因,“蒲”便成了华夏族历史上用作地名的一个先例。众所周知的“尧旧都在蒲”“舜都蒲坂”,都成了这一地名历史悠久、文脉绵长的有力见证。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它的地理坐标就在巍巍中条之侧,滔滔大河之东,亘古不变,即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市。

隋炀帝杨广时期,行政区划“改州为郡”,蒲州更名为河东郡,蒲坂县更名为河东县。不过,历史进入李唐王朝,行政区划又“改郡为州”,“蒲州”二字则重新闪耀在“黄河直打中条山”的最大折弯处。

不仅如此,它还以“国东王气凝蒲关”“地锁咽喉千古壮”的气度而备受优渥礼遇,一度成为与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南都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齐名的“中都河中府”。

就连行政治所与它同在一城的“河东县”,也跃升为当时县级中最高级别的“赤县”。“安史之乱”平息后,出于长安和洛阳战略安全的考虑,唐朝又在这里特别设置了一个重要军事机构“河中节度使”(晚唐885年改为“护国节度使”)。

五代十国期间,无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政权怎样更替,这里的行政建制依旧沿袭着晚唐之制——河中节度使、河中府(河东县)。直到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朝,蒙古族忽必烈把元朝首都迁至大都(今北京市),这里的行政机构名称仍然是“河中府(河东县)”。

值得关注的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这里又恢复了“蒲州”名号,成为山西布政使司、平阳府(今山西省临汾市)下辖的一个散州。而河东县,则被省去了行政身份。也就是从此时起,一直到清朝结束,五百多年时间里,蒲州再没有改叫过其他名称。

至于“永济”行政名称的来历,则是清世宗(雍正)又一次关注蒲州而重新设置的一个属县,具体时间是公元1728年。就其称谓的具体含义而言,历来说法不一,有说是因蒲州城东的一条泄洪水渠“永济渠”而得名,也有说是取自《易·系辞下》“臼杵之利,万民以济”之寓意。

当然,若按蒲州地理环境、自然禀赋的优越条件来分析,第二种说法则应该比较符合清朝设置“永济”县治的初衷。因为,这里自古以来都是盛产优质粮食作物的一块平川沃土。

所谓“万民以济”,就是希望国朝率土之滨每年都能够风调雨顺,家家户户都能够仓廪丰实,就像渡河格外通畅便利一样,人们永远都沉浸在安逸祥和的太平盛世之中。而更值得一提的是,蒲州渡口(蒲津渡)又确是西连关陕、北接幽燕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经贸中转站。一定意义上,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这,就是历史上的蒲州。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尽管历朝历代给予了它不同的名号,但“蒲州”二字却深深植根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心里。人们对它情有独钟,官府对它敬重有加。最有意思的是,在大量的官方史籍和碑石文字中,“蒲州”二字的出现率,远远大于它曾经格外令人瞩目的“中都河中府”及其他名号。

因而可以这样说,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共识上,“蒲州”二字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区划名称,而是早已成为世人谙熟的一个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

之所以说“蒲州”是一个文化符号,当然是因为它在历朝历代都产生了非同凡响的文化表现。这种文化表现,既包括政治、军事、农耕、商贸、教育、民俗、宗教、建筑等多个范畴,又在形而上的文学艺术层面闪烁着耀眼夺目的光彩。肇始于蒲州,且在山西、陕西、河南、甘肃、青海、内蒙古等黄河流域产生广泛影响的“蒲剧”,便是文学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