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赴唐学习首创“留学生”一词

2024年11月19日

□李祥

日本推古天皇在位、圣德太子摄政期间,他们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隋使、遣唐使来中国。因为遣隋使、遣唐使是外交使节,驻中国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年,因而无法满足日本全面学习中国文化的需要。从第二次派遣唐使起,日本政府就加派了“还学生”和“留学生”。所谓“还学生”,就是在遣唐使回国时一同回去的学生;“留学生”则是在遣唐使回国后,继续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从那时起,这个日本人创造的“留学生”一词就流传了下来。

虽说“留学生”这个词是唐朝才有的,但留学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对此,民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源于古代的“游学”。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中曰:“游学博闻。”意指游学可以使人增长见识。“游学之事甚古,春秋之时已盛,及至战国。”由此可知,我国的游学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

“留学生”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是源于我国的质子制度。中国自古就有王侯将子女送往敌国当人质的记载,质子在异国生活、学习,客观上也有“博闻”之效。电影《封神》中,纣王身边充满阳刚之气的“质子团”曾火爆全网。不管是出自哪种起源,“留学生”都因国家与个人的学习之需延续下来。

唐朝时,中央学府是国学、太学,里面有大量的留学生,入学需要经过严格的“宾贡科”考试。据《唐会要》载:“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那时,唐朝对留学生几乎是免费的,费用由鸿胪寺出。有史料记载,鸿胪寺当时每年的外交招待费折合成粮食高达一万三千斛(唐时十斗为一斛)。

盛唐之时,中国为周边国家培养了大批留学生人才。除了日本的晁衡,唐朝还有一位知名的留学生——新罗人崔致远。崔致远12岁时离家来到长安求学,28岁回新罗,在新罗王朝担任要职。另外,他一生文学创作不断,被朝鲜和韩国学术界尊奉为朝鲜半岛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东国儒宗”“东国文学之祖”的盛誉。

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中国还陆续接收留学生,只不过因为招待负担重等原因,接收的留学生数量锐减。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