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唱《雁丘词》

2024年11月28日

□席献珍

公元1205年,即金章宗泰和五年,山西忻州年仅16岁的青年才俊元好问,前往并州(今太原)应试,行至汾河岸畔时恰逢一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这只殉情的大雁感动、震撼了元好问:“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以此寄托对殉情者的由衷敬佩与哀思。之后,殉情大雁的悲壮之举久久旋绕于元好问的脑海。他情难自抑,感慨万千,狂歌痛饮,吟诗作赋,写下千古绝唱《摸魚儿·雁丘词/迈陂塘》: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此词分上下两阕,上阕以拟人手法叙述大雁之间的故事,下阕悲叹人世的兴衰,痛悼殉情的大雁。全词紧紧围绕开篇千古一问,先声夺人,破空而来,层层深入,描绘铺叙,名为咏物,实在抒情,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以健笔写柔情,通过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把大雁的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生动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道尽了千古之情,谱写了一曲凄美缠绵的爱情悲歌。该词寓缠绵之情于豪宕之中,寄人生哲理于情语之外,为天下痴情儿女塑造了“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的壮美形象,因而受到后世文人墨客的推崇和盛赞。

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张炎称遗山词“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有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如《双莲》《雁丘》等作,妙在模写情态,立意高远”;清代词论家许昂霄称遗山之词“绵至之思,一往而深,读之令人低回欲绝,同时诸公和章,皆不能及”;近现代词人夏承焘盛赞此词寓意深刻,所感甚大,不仅是工于用事和炼句而已。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许宗元等众多诗词文学大伽,把《雁丘词》尊为歌颂痴情爱恋诗词中的经典,称它别具一格,是议论体,是爱情词中的别体,是元好问的象征。

寒来暑往,宾饯日月,历史转瞬800余年,元好问不曾想到他的《雁丘词》仍在世间广受传咏,熠熠生辉,灼灼其华。20世纪下半叶,以我国两位作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火爆大江南北,风靡千家万户,一部是金庸武侠名著改编的《神雕侠侣》,其中李莫愁为情所困,常挂在嘴边的台词便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另一部是以琼瑶言情名著改编的《梅花三弄》,略带忧郁感伤的主题曲,旋律起伏跌宕,曲调悠扬深情,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婉转,荡气回肠,扣人心弦,歌词中最能撼动人心的仍是那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唱出了人们对爱情恒久的信仰,若能得真爱,死又何憾。

在央视播出的中华传统文化栏目《经典咏流传》中,《雁丘词》被改编为百听不厌、百转千回、动人心魄、余音绕梁的歌曲《情是何物》。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在点评时称赞元好问擅长诗、文、词、曲,是宋金元时期的“一代文宗”“北方文雄”,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极具天才的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尤其是他的《论诗三十首》开创了用诗的形式评论前代诗的先河,“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是他对陶渊明和李商隐诗词的独到精辟之评。

可能更令元好问意想不到的是,825年后,太原在他当年所搭“雁丘”处兴建起一座环境幽雅、规模恢宏的“雁丘园”。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因为一首诗,建起新地标。雁丘园融合了《摸鱼儿·雁丘词》的文化精髓,集古典园林、文化展示和文创旅游于一体,着意打造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化胜地。南来北往的游客特别是“痴儿女们”可在这里欣赏园区美景,品味文韵诗意,感悟世间真情,许下海誓山盟。

景区的核心建筑是好问楼。其外观古色古香,造型独特,正面二三层分别悬挂有“君应有语”“情同古今”匾额;背面一二层有“千古一问”“北方文雄”匾额;楼前立巨石一块,上塑两只如影随形、恩爱比翼的大雁,正面刻“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反面刻《摸鱼儿·雁丘词》全文;楼内设有专栏,介绍了元好问跌宕起伏一生、诗词歌赋硕果的人生经历。登楼顶,亭榭轩阁、芦苇小湖、远山长桥、西山美景、大雁雕塑群等湖光山色、建筑小品尽收眼底,充满了浪漫气息,构成了一幅令人难忘的美丽画卷。

园因诗建,览景怀人,思接千载,人景相生。元好问当年所期盼的“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已变为现实,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有心人、有缘人、有情人,千里迢迢来这里寻雁丘旧址,缅殉情雁儿,叹痴情痴狂,咏真情永恒,吟诗词歌赋,赞壮美河山,念天长地久,叙可期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