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门清风 一脉为民

——记明代廉吏姚诚立

2024年11月29日

□黎建月

“姚诚立,山西安邑人,进士,如松之孙。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来令洋。慈祥恺悌,正直公廉,建尊经阁,创蔡伦祠,刊《谕洋民家训》,著《作民要诀》,德惠所征,瑞麦嘉禾叠见。历官广西按察使司。士民荣其祖孙绍绩,仿宋韩公父子(韩亿、韩缜)袭美堂故事,作继美亭于县治前,立石以纪其盛云。祀名宦。”——《光绪洋县志》卷八《官吏传》。

光绪年间,洋县“志”述的重点显然是洋县时的姚诚立。倘若再完善补充,便是:姚诚立,字惟一,今山西运城杜家村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万历二十九年至三十四年(1601年~1606年)赴任洋县知县。后历任户部主事、刑部郎中、川北分巡兵备道参议、四川布政司参政、广东按察使、粤西按察使等。

就当下所掌握有证可查的文献来看,姚诚立一生中的高光时刻是在陕西汉中任洋县知县的那几年。虽然那时并非他仕途的天花板。只可惜他童年的一些细节及家族信息,可呈现在案的凤毛麟角,有待挖掘。

在古代,当一个家庭有了新生命诞生时,起怎样的名字,即刻就成了头等大事。尤其是大户人家、名门望族,其名、字、号都是极有讲究的。或者由教书先生以生辰八字推算,再从《周易》《诗经》里择取;或者请当地有名望的贤达之人、族长亲自捉刀。所以,古时的人名里更多含有某种寓意,或者寄托着某种厚望。

那么,姚诚立三个字呢,“诚信为本,诚实立命”乎?

从这个饱含儒家思想的名字中可以想见,当年姚家的长辈们对这位后生“忠厚传家”的期许。谁又能想到,襁褓中的这个姚家婴童心底会孕育另一番“鸿鹄之志”呢。

再看姚诚立爷爷的名字姚如松,取义做人要有松柏一般坚毅的品质么?

如果沿着臆断的思路,姚诚立三个字是否出自他的爷爷之手呢?极有可能。毕竟,当年他的爷爷也是个仕途贤能兼收的文化人。

“姚如松,山西安邑人,岁贡,嘉靖间任洋丞。规划溢水堰,封植蔡侯墓,摄邑篆。廉明刚直,有惠政,民德之。擢通渭令去。祀名宦。”——《光绪洋县志》卷八《官吏传》。

自隋朝科举制度始,到明朝时“学而优则仕”的日臻成熟和完善,科举制已成为国家选拔各阶层人才和个人走向仕途、获取功名的主要路径。

出生于优渥家境的姚诚立也不例外,自小受家族和传统文化的熏陶,立志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于是乎,天资聪颖的小小少年开始了“之乎者也”苦读圣贤书的漫长阶段。从秀才、举人到贡士,从院试、乡试到殿试,他一路凯歌,万历乙未(1595年)晋级甲科进士,时年20岁出头。

自此,他似乎仕途一片光明,历任户部主事、刑部郎中、川北分巡兵备道参议、四川布政司参政、广东按察使、粤西按察使等职。

可见,励志的故事始终贯穿着他的一生。

甲科进士归来的姚诚立,踌躇满志,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份使命:洋县知县。

说来也巧,洋县正是他爷爷姚如松50多年前为官的地方。而且爷爷在当地留下极好的口碑:明嘉靖年间,姚如松任洋县县丞,先后辅佐五任县令,清廉刚直,行政简约,经常深入民间访问疾苦,尤其重视兴修水利,素有政声。“松牧民,黎庶饱食,民心悦服”。后考功擢升甘肃通渭县令,洋民“夹道送别,为之泣下”。

既有了如此好的铺垫,姚诚立一踏上洋县的地域,便有了如下之场景:军民闻诚立乃姚如松之孙,百名皓首父老跪迎道旁,曰:“不意六十载后再沐姚公恩德。”“诚立闻之,益为动容,慷慨涕零,长揖而拜,携父老同归。”

得到鼓舞的姚诚立,没有辜负洋县百姓的期望,短短的五年间,他矢志秉承先祖遗风,廉洁抚民,劝课农桑,自捐俸禄疏浚水堰,作书教化百姓,弘扬儒学,乡野“诉讼不起”“士庶无不诚服”……

在陕西汉中流域,一方面水系发达,另一方面水患不断。古时陕南民间有“一君命,二堰命;军务事大,堰务事大”的说法。治水与治军,居然同等重要。

姚诚立的爷爷姚如松在洋县时,在“除水患、兴水利”方面已有一定的积淀。据《光绪洋县志》记载:明代治堰,当推姚氏祖孙,尤以姚诚立为最,一方面他因地制宜,问计于民,科学筹划,合理施工;另一方面他以身作则,亲临监工,与河工同住,并首创分水筑堰之法。

当得知土门堰被贾峪河河水冲决、渠道淤积、稻田无水灌溉时,姚诚立忧心忡忡,亲自到现场实地察看,掌握第一手资料。经过科学研判,他果断决定将原有沙石和树枝堆积的堰堤,改筑为石砌灰灌的石堤。筑堰资金出现了缺口,他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俸银捐出来用作经费。

堰成之日,“诸父老欢呼踊跃,相语道路,谓侯不一劳,吾不永逸”。终于,洋县“谷丰足、仓廪实,既庶而富”。

仓廪实而知礼节。在今天,洋县洋州九年制学校的门口仍能看到一通镶嵌的石碑,上书“一应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这年代久远的语气,在告知人们:这里曾是洋县的文庙,而这石碑正是当年洋县县令姚诚立所书。当年在他的倡导下洋县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可见一斑。同时,他还主导修缮了麟经阁,以陈设儒家经典书卷,并赋《麟经阁题屏》诗,鼓励士子们勤勉上进。

那年,怀着初为父母官时爱民忧民的情怀,他与乡贤耆老共商,决定从教化民心入手,并亲自撰写《洋民家训》和《作民要诀》,由乡贤宣讲,弘扬美德,敦睦乡里,做到妇孺皆知。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载:“至诚立令洋,劝学兴农,敦睦修礼,风物为之一变,守礼让而重廉耻,崇耕读而弃陋俗,物阜民丰,文教昌盛,如汉上大郡矣。”

在中国古代,偶有“三公二宰相”的情形。祖孙两人先后在同一地为官,且均留下清名的情况,也是不多见的。

身为洋县的父母官,面对县衙内各级官员的贪腐行为,以及挑拨矛盾从中牟利的讼师等,姚诚立直面问题,大刀阔斧,整顿吏治,以清朗政风。所谓: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

当洋县人们联想到祖孙二姚先后服务洋县的情况,恰似宋朝韩氏父子(即北宋韩亿、韩缜)当年治理洋州的情形。于是在当地的学士、大夫的倡议下,洋县的百姓效仿当年韩氏父子“袭美堂”的故事,也为姚氏祖孙修建了一座“继美亭”,以感念祖孙二人的功德。

也便有了《继美亭碑记》歌赋:“……公之清、之勤、之德、之明姑不论,论其著者,即其疏水利而奠民食,法讼师而去政梗,封龙亭之墓以报有功,崇武安之祀以表节义。折彼邻大吏之虐焰,而罢审编之害,何者非功哉!洋之民,迄于今,既庶而富,教而有礼。井井纶纶,称首善于江汉者,伊谁之遗也,不祀何以解诸大夫悲思?敢固请,以无失古者有功而祀之义。”

洋洋洒洒的《继美亭碑记》千字碑文的执笔撰写者不是别人,正是姚诚立的同科进士杨明盛。唯他最能感知这位同窗的胸臆和凌云之志啊!

继美亭落成后的300余年间,一直香火不断。虽然太平天国时期亭子毁于战火,但很快就被当地义士捐银修缮如初,安排了专人管护祭扫。

可让人庆幸和意外的是,《光绪洋县志》卷五《文艺志》章中完整保存了400年前的这篇美文。又惊奇的是,文章中还解析了当时姚家族人的一些身世和社会关系。虽是既简洁又间接的少量信息,但似姚家家族门缝里透出的一缕隐约的光亮。

400多年前,姚如松、姚诚立祖孙俩从汾河边走来,先后来到陕西洋县,共同书写了一段勤政爱民的官场佳话。400多年后,当我们再读《继美亭碑记》,姚家祖孙二人心系苍生、清廉执事、尊崇圣哲的“能员干吏”形象跃然纸上,又怎能不使今人追慕先贤、心生敬意呢?

背井离乡“流官”几十载,终于是叶落归根了。暮年的姚诚立告老还乡,本该过赋闲的生活了,他却把这份清闲兑换成回报父老乡亲的最后机会。

“志在四方”固然是他年少时的抱负,心系故乡又是他永恒的情怀。当衣锦还乡的姚诚立重新踏上故乡这片热土时,再次被家乡的山山水水吸引,尤其被眼前“千古中条一池雪”的场景所震撼。于是乎,一篇近两千字,气吞山河的《河东盐池赋》面世。

“夫河东盐池,即古所称解池也。朔自溟蒙,通乎海窍,地连雍豫,野分参觜。幅员广敞,百二有奇……东跨夏台,而有柏塔、瑶台、咸谷、风洞之名奇居其左;西控雷首而有五老王官、静林、雪岩之嘉胜据其右;稷山、孤山、紫金、峨嵋当其前;历山、让田、傅岩、圣涧拥其后……美哉池也,景物于焉备矣!而阜国裕民、财源会焉……”

文章以地理和时空的广角环视,对盐池的前后左右进行了简洁而精准的描述,阐述了古盐池对于河东大地、河东历史、河东文化的根基作用。

最后,文章笔锋一转,写到了舜帝抚五弦琴而歌的“解愠阜财”之说:足国裕民,适我愿兮。吾乡吾土,民本情怀勃发而出,升华了整篇赋文的思想立意。如此,姚诚立笔下密集的盐池信息、精美的词章,连同饱满的感情,终于如恣意汪洋,一发而不可收了。

《河东盐池赋》为崇祯年间书写,并被刻石立碑,现重现于修缮后的运城池神庙。那么,如今的姚氏家族、姚家人之踪迹呢?

2022年,坐落于运城西城街道杜家村的一座破旧的“娘娘庙”,被发现并考证为明朝的“姚家绣楼”。这栋面宽三间,进深两椽,两层悬山顶结构的建筑,梁记:“重建于道光三年。”正是姚氏家族的明代遗存。

乾隆版《解州安邑县志》中记载:“四川按察使姚诚立墓在运城西五里杜家村东。”有资料显示,一代廉吏姚诚立卒于明崇祯十二年春,去世后葬于家乡杜家村。

每每想象着,生我养我的杜家村,也是明代廉吏姚诚立的故乡,他曾作《河东盐池赋》,心中不由得生出对家乡名人的敬意和对故土深厚文化底蕴的自豪。

“确实应该挖掘一下,你们有地缘情怀呀。”本土作家一苇鼓励我。

历史就是这样,愈弥久愈像是个盲盒,你须得对之动容、动心,她才可能向你展现曾经的容颜,无论千年万载。

虽一路苦寻,一路呼唤,一路坎坷,躲躲闪闪的历史总还是将你隐藏起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时无从掀起你的盖头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在运城市政协的主导下,我们一行人不顾舟车劳顿奔赴陕西洋县。终于,在当年你做县令的那个地域“相遇”了。而“粤西按察使”呢?历史又一次,莞尔一笑,笑而不语。

毕竟,400多年前的一河东人物,一洋县知县,一粤西按察史,以及一些历史词条,虽被“拍了拍”肩膀,唤醒了,但一时还有点睡眼惺忪,语焉不详。

当思接千载,当历史启封,你这位远年的游子,杜家村的“著名”村民,也该启程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