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盯住“东隅”

2024年11月29日

□游宇明

有个成语常被人当作常识。那就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成语的本意是:我们在早晨(东隅:日出处)错过了太阳,可以在傍晚(阳光落在桑榆之间时)时再度获得。引申为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失利,可以在其他地方获取成功。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比如“失败者,成功之母”“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胜不骄,败不馁”。一句话,在咱们的传统思维中,生命的机会似乎是可以随处碰到的东西,不必特别在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事情有没有呢?当然有。诸葛亮最初的理想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做个世外之人,由于智商发达、眼光高远,硬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请了出来,出“帅”入相,刘邦死后遗命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以父视之”,臣子当到这个程度,绝对是皇权时代的天花板。曾国藩初入仕只想做圣贤,饱读诗书,维护风化,扬名立万,或者单纯地当个外官,廉洁奉公,勤于政事,把一个区域治理好,最后却因太平天国的出现被迫成为军事统帅,没想到同样干得风生水起……这两个人都被生活改变了最初的航向,也确实失去了“东隅”之后收获了“桑榆”。

然而,生活中有些“东隅”确实失不得,一失,轻则一事无成,重则万劫不复。

隋末著名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有统军之才,最辉煌时拥兵十多万,四处攻城略地,自称长乐王,定都乐寿,设置官属。然而,此君有一个缺点就是听不得不同意见。

宋人洪迈《容斋随笔》一书载:李世民率领的唐兵在洛阳攻打王世充的部队,窦建德自河北来援,当时李世民驻守在虎牢关以扼之。此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窦建德强攻不开。其部下凌敬献计,希望窦建德命令全部军队渡过黄河,攻取怀州、河阳,再逾太行,入上党,顺着汾、晋,进入蒲津关,这样会如蹈无人之境,唐军因为忌讳失去这些军地要地,必然解除对王世充的围困。这本是上上之策,窦建德正在犹豫要不要采纳,他的一些部下说:“凌敬是个书生,怎么知战事,他的计谋岂可用?”窦建德于是拒绝了凌敬的建议。后来,窦建德的妻子曹氏又劝他乘唐国之虚,连营渐进,以取山北,西抄唐军的老巢关中,逼迫唐军还师自救,窦建德也没有同意。此事最后的走向是:窦建德在哀牢关被唐军俘虏押解到长安杀害,时年四十九岁。

读到窦建德的故事,您想到了谁呢?我想到的是项羽。项羽的故事大家太熟了,此处只提一下,当年项羽拥兵40万,刘邦只有10万,刘邦还曾亲来鸿门进行所谓“道歉”,无论是智攻还是硬打,项羽都占绝对优势,可是他在关键时候沽名钓誉,轻信了刘邦的忽悠,最后身死乌江。

在我看来,一个人“失之东隅”之后,能不能“收之桑榆”,的确要看是什么事。假若它不会从根本上颠覆你的人生,更不会牵涉到你的身家性命,你走错了一条路,大可换一条再走,再走错,再换,一直换到合适的为止;如果这个机会可以决定你的命运,你错过了它,就永远不再拥有,你一定得牢牢抓住,不可左顾右盼,不可犹豫不决,更不可轻言放弃。为了关键时刻这一搏不出错,我们平时就必须培养眼光、格局、容人的肚量、做事的能力。

是的,“桑榆”并非“东隅”的天然备胎,面对关键的机会,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千方百计揽之入怀。

(《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