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3日
□呼延云
徐勍是康熙年间著名的大臣。据《广州府志》记载,他在康熙二十九年到三十二年间,曾经当过广东顺德知县。徐勍刚刚到任时,展开的第一个工作就是修桥补路。“城南有伏波桥将颓”,这座桥是两岸交通极其便利又必需的桥梁,一旦坍塌将会给百姓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徐勍把当地士绅集聚到一起,商量修桥的事宜。官方拿不出这笔经费,士绅们又都舍不得出钱,“众苦资无所出”。正在大眼瞪小眼的时候,徐勍说话了:“只要把旧桥拆毁一部分,就有修桥的钱了。”众士绅都面面相觑,不知县太爷这话是什么意思。伏波桥一共九孔,徐勍命令拆掉一孔,这下子两岸的人只能隔河相望了。徐勍在缺口那个地方“设舟为渡,人渡一钱”,来往的人们抢着坐船渡河,“不旬日,获钱数百万,桥因以成”。
有一天,有个从新会来的青年跑到县衙找徐勍告状,说是他本来结下一门亲事,可是老丈人嫌贫爱富,见他家境贫困,非要赖掉这门亲事不可……徐勍为难地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个事情我如果管,就属于越俎代庖了。”那青年也是实在无奈,一头撞在柱子上,“血被面”。徐勍十分怜悯他,就琢磨出了一个办法,先把这青年抓了起来,关进大牢,然后下令将他老丈人也逮来。老丈人被捕来后,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过错。徐勍严肃地说:“你那女婿是个盗案的首犯,现在他把你供出来了,说你是从犯,你还有什么可说的?”老丈人吓得腿都软了:“我女婿这是恨我赖婚,所以诬告我,大人明鉴啊!”徐勍笑道:“我也知道你女婿是故意攀扯你,这样吧,你拿出五十两银子,我就不再让这宗罪案跟你有什么牵连了。”老丈人一听,忙不迭地赶紧交钱。徐勍掂量着白银,对他说:“五十两银子大约是一户中等人家的资产,现在你的女婿不再贫困了,你也就不必再嫌弃他,拒他于门外了。”于是“令完婚,趣具花烛鼓吹去”。
又有当地大族的何氏两兄弟争一笔财产,打得头破血流,闹得不可开交,徐勍将兄弟俩连同族人都传唤到公堂之上,耐心地劝他们说:“你们争来争去,所为不过是上百两银子,我是你们的父母官,却不能及时阻止你们争产,大伤风教,这是我的责任……我多年为官,也积累了百余两俸银,全都拿出来赠给你们兄弟,解决这场争端,你们看可行与否?”说完“遂出金置案”,这一下公堂上的族人们顿时喧哗起来,“争唾骂其兄弟”,何氏兄弟也感到自己做错了,向县令道歉,从此和睦如初了。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