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巧姐”杨柳:用毛线织出“花样人生”

2024年12月05日

▲教授编织技能

▲直播制作过程

▲用心编织作品

毛线编织的玫瑰花、牡丹花、郁金香、百合花、薰衣草等50余种娇艳欲滴的花束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狐狸、熊猫、兔子、猴子等各种线条流畅的卡通造型集中陈列在一起;柿子、花生等精巧的小物件则被挂在货架的另一侧……

走进位于平陆县城的杨柳手工坊,你会被这里的毛线编织产品所震撼。这些,均出自一名叫杨柳的聋哑女子之手。

见到杨柳时,她正通过抖音直播毛线编织过程。一支钩针,几团毛线,加上一双巧手,五颜六色的花朵就在杨柳手中“长了出来”。她还不时用纸笔与直播间的观众们交流着,用自强自立的创业精神,演绎着“河东巧姐”的别样风采。

走街串巷跑出市场

1973年,杨柳出生于平陆县东部山区农村。11岁时,她因生病发烧导致听力、语言障碍,无法正常上学。

短暂的苦闷迷茫后,她重新振作,拿起心爱的课本,以不服输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自学了小学到高中的课程。

成年后,杨柳开始打工,做过车间工人、当过打字员、摆过小摊、卖过凉粉、干过裁缝,但每一份工作都不尽如人意,常常入不敷出。

杨柳自幼就喜欢做手工,尤其是用毛线做小动物。辍学后有了大量的时间,她便开始钻研用毛线制作手工艺品。见过她作品的人,都会夸她心灵手巧。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能用这个爱好来创业呢?经过认真考虑,杨柳决定将手工毛线编织作为自己的事业。2008年年底,杨柳开始琢磨起了花卉编织,并尝试用毛线织出玫瑰花、向日葵、格桑花、百合花、菊花……

编织好后,杨柳背着包在大街上售卖,手里拿着笔记本,一笔一画与顾客沟通。平陆、运城,甚至朔州都留下过她的足迹。由于她的手工花卉色彩艳丽、造型逼真、品种多样,慢慢很多人都认识了这位“安静”的手艺人,她在当地也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

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杨柳“跑”出了自己的市场。2011年年底,她在平陆县开了家毛线编织花卉实体店。店铺不大,却干净温馨,杨柳服务得也十分周到。

一旦有顾客进店,杨柳就会拿起自己随身携带的小本本,告诉客人她听不到,也不会说话。看客人对哪盆花感兴趣,她会把花名写在本子上,向客人介绍。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毛线编织手工制品,杨柳开始参加各种比赛和展览,用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看到了她,以及她的手工制品。

近年来,杨柳被运城市妇联评为“河东巧姐”,并先后获得“三八红旗手”“运城市创业明星”“运城市十佳小康路上自强者”等荣誉称号。2017年,杨柳手工编织工艺花卉项目,入围“山西省青年创业星火项目”。

带动妇女灵活就业

2016年8月,杨柳以自己的名字给产品注册了商标,之后与西安一景区达成长期合作,加上店里零售,毛线花卉生意红红火火。目前,杨柳已开发50余个花卉样式,作品深得广大消费者喜爱,产品远销江苏、河南、浙江等地。

在很多人眼中,杨柳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这其中的艰辛。“一盆花往往需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去完成。手工编织耗时耗力,价格也上不去,生意遇到了不少困难。”杨柳以写字的方式告诉记者,多亏妇联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她才能一直走到现在。

“我想努力证明,身体残缺的人也可以做点事业,让自己活得有价值。我希望自己生意做好做强的同时,能带动、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的生活过得好一点。”杨柳表示。

杨柳把手工毛线花卉编织技艺教给农家妇女、下岗女工和残疾人,让他们加工为成品售卖,从而带动周边更多有需要的人居家灵活就业。

渐渐地,杨柳手工之家也成了下岗职工和残疾人的家,许多人在这里找到了工作和自信,杨柳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从2012年至今,杨柳开办了10期培训班,教授农家妇女和残疾人学习编织技艺。她创办的杨柳手工艺术协会也被评为山西省妇女手工编织示范基地。

现在,杨柳还会接一些订单,根据顾客要求进行创新。“花束包装、各种新型卡通玩偶、包包等,只要顾客发来照片、提出要求,我都会尽力去做。”杨柳写道。

“我现在也在做线上销售,但因为不能说话,只能开播给大家展示我们的制作过程。希望有个专业网络带货老师教教我,我想学习线上销售,这也是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杨柳写道。

“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少挫折,都不要失去信心,把它当成一种磨炼,再大的坎儿总有过去的时候。再回首就会发现,享受辛苦奋斗的过程是美好的,毕竟有苦有乐,才是人生。”这是杨柳送给所有和她一样困难或残疾朋友们的一句话。

□记者 陶登肖

■本栏摄影 记者 茹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