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丰富人生 追求强化密度

——李志荣先生印象

2024年12月14日

▲2019年3月,临猗眉户剧团老同志在一起,二排左四为李志荣先生。

□王思恭

地方戏曲演职人员大多自幼学艺,读书不多,提笔成文者少之又少,而临猗县眉户剧团则不然。

截至目前,该团有9位名家出了专著,其中该团原党支部书记李志荣先生出了《稀年散记》《随想琐记》《中华戏名趣谈》《中国戏曲剧目选编》4本书。该团建团72年来人才济济、佳作迭出、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在于演职人员奋发向上、刻苦学习、蔚然成风。这些书籍在记录作者本人奋斗史的同时,浓缩着全国唯一一个坚持72年编演现代戏、拍摄3部戏曲艺术片、两度荣获全国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县级剧团——临猗县眉户剧团的辉煌历程。

拜读李志荣先生的书,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原籍临猗县王申村,读师范、当小教,先后供职于县文化馆、县剧团、县工业局、县经委等单位,应邀担任《人民日报》《山西农民报》特约通讯员,时有文章见诸报端。李志荣先生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积累,工作多年表现突出,多次荣获山西省总工会、原运城地区老龄委的表彰奖励。

李志荣的书既是他的人生自画像,也是一幅绚丽多彩的晋南民俗画卷。文如其人、不事雕琢的朴实文风,使他笔下的人和事鲜活生动,栩栩如生,接地气,有看点。先生乐观豁达、诚实待人、不争名利、务实求真,“不求出人头地,唯愿无愧良心”的精神境界和宽阔胸怀,令人感动,深受教益。

广泛的兴趣爱好,使李志荣先生的生活格外充实。他担任临猗县眉户剧团党支部书记,虽然只有4年,但却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1959年,他曾带团远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眉户艺术片《涧水东流》,往事历历,值得铭记。当年拍摄这部戏曲影片时,省里高度重视,调集省级专家研讨;晋南地委、行署在全区戏剧界遴选演员,并成立拍摄领导组,帮助解决特殊时期的重重困难。“低标准”年代,在外吃不饱、吃不惯东北红高粱,营养不良,造成许多演职人员身患浮肿病。他们锲而不舍,拼搏进取,奋力攀登,才圆满完成了拍摄电影的光荣使命。李志荣先生的详细记述,令人感慨,谁能想到王秀兰、李英杰、任洪、杨翠花等著名艺术家和演职人员主演的电影《涧水东流》誉满全国,但拍摄期间竟然经历如此艰难困苦,不由让人对老艺术家们的辛勤付出多了几分感佩和敬意。

根深蒂固的爱好,朝夕相处的深厚友谊,在李志荣先生的文中,讲述最多的还是临猗县眉户剧团的人和戏。先生倾注心血、广泛收集资料、耗时费力、精心编著的《中华戏名趣谈》,让我和许多爱好者如获至宝,格外惊喜。其中收录了59个剧种,2000多个剧名,并按剧名首字笔画排序,多部剧目标有简介。同时,书中还收集了戏剧谚语、早年蒲剧南路戏二十四本、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中国十大古典喜剧,记录了中国戏剧节、黄河金三角青年演员戏曲大赛等戏剧界重大活动,并将临猗县眉户剧团多年所演主要剧目连缀成文,冠以《剧坛情歌》的奇思妙想,令人称奇!谁能想到,完成这项文化工程的竟然是一位时年82岁的退休老者!

85岁时,李志荣又编著了《中国戏曲剧目选编》,收集了全国90多个剧种的4000多个大小剧目,完成了筹划多年的系统工程,为广大从业者留下了珍贵的戏曲资料、传世力作。

爱好,无须理由;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正是这种只顾付出、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为圆梦想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乐观豁达、老有所为的进取精神,促使李志荣先生不懈努力,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做成了这一功德无量的大事、善事和好事,为后来者树立了表率。

我与李志荣先生神交已久,互有作品馈赠交流。2016年,我曾和先生合作,以《祖孙都是杏花奖,一门双星传戏魂》为题,对眉户名家范琳及其爱孙范凯传承戏曲艺术的历程和业绩作了长篇报道,刊于报上。在我心中,早已将先生视为学习的榜样。2019年3月,临猗县眉户剧团退休人员重逢聚会,我应邀前往,有幸与先生欢聚畅叙。合影时,李志荣先生和我坐在一起,并执意将我这个“客人”让到中间。

李志荣先生的人生多姿多彩,成就斐然。他倾注心血的皇皇巨著,成为业内外不可或缺的珍贵史料,而他那高洁的道德品格,则永远留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