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王友明
久闻夏县“禹王城遗址”大名,自从定居在晋南起,观瞻“禹王城遗址”的想法,就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终于在初秋一日,我和卫文英、杨永敏一同驱车前往,去实现心中夙愿!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正是游览的好时节。小车行驶在通往“禹王城遗址”的笔直、平坦、宽阔的景观大道上,犹如脱缰的野马奔驰。两旁郁郁葱葱的行道树一掠而过,仿佛一条绿色的丝带飘向远方。肥沃的土地上生长着绿油油的庄稼。我想,今年肯定又是一个大丰收。
小车行驶至道路的尽头,我发现,右手边生长着一棵参天大树。那挺拔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绒大伞遮天蔽日。有五六名中年男女,坐在树荫下乘凉、闲聊。见我们到来,其中一名身材魁梧的男子立马站起来,招呼着身边的人躲开,让小车停在树荫下。我们异口同声地说:“谢谢!谢谢!”他微微一笑说:“不客气!来者都是客,应该的。”他的热情周到、细致入微,让我心生敬意。我笑着问他:“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禹王城遗址’吗?”他自豪地说:“是的!‘禹王城遗址’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啊!”
抬头观看,眼前是一道土坎子,底部有5孔没有门窗的窑洞,看着古旧不已,尽显沧桑之态,幸有几棵绿树掩映,散发着一丝生机。走上前,我看到围挡外的杂草丛中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禹王城遗址’,国务院1988年1月13日公布,山西省人民政府立”等字样。“禹王城遗址”5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其他文字,由于笔画过细,站得稍远一点便看不清楚。
“禹王城遗址”的景象,与我想象中的样子,简直是大相径庭。但我知道,自己的脚下可是一片古老而神圣的土地啊!传说,禹曾在此居住过,故俗称“禹王城”。禹,姒姓,名文命,字高密,号禹,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之女修己。他是继尧、舜之后,第三任联盟首领,因治水有功,被尊称为“大禹”。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其为“夏禹”。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去世后安葬在浙江绍兴市南的会稽山上,现存禹庙、禹陵、禹祠。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均有来禹陵祭禹之举。
回头再说夏县,这里古称安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因夏禹建都于此而得名。夏禹,分中国为九州,安邑属冀州,为侯国地,这在《史记》《水经注》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夏禹是古安邑(今夏县)人,公元前21世纪,他传位于儿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世袭制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便从夏朝的建立开始。《中国通史简编》载:“启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建安邑。”由此可见,夏县的历史何等悠久,文化底蕴何等深厚!
“禹王城遗址”位于禹王乡的禹王村、庙后辛庄村、郭里村一带,有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台4部分。大城形状如梯形,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台在小城的东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禹王城遗址”文化遗物有锛、锄、镢、斧等器具的陶范、平首布陶范及陶罐、陶盆、铁锛等。经考证,“禹王城遗址”即东周时期的魏都安邑城、秦汉时期的河东郡治,一直是一个繁华之地。汉献帝建安元年,曾临时建都在此半年之久。两晋时期,此处为安邑县所在。后来,北魏孝武帝,分古安邑地为南、北两县。南安邑,系今运城市盐湖区安邑街道所在;北安邑,系今“禹王城遗址”。这里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华夏寻根溯源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繁华如梦,流光易散。禹王城曾经的兴盛已不复存在,留下的是一片辽阔苍凉。但那孤独的土坎、摇曳的树影,依然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信步在“禹王城遗址”石碑旁,我分明看到,那一行行走过的脚印,那一幕幕人生的轨迹,依然在不断地演绎着一个个动人心扉的真情故事!
“哥,咱们到禹王台上去看看吧。”卫文英彬彬有礼地说。“好的!”我跟随着卫文英、杨永敏的脚步,手扶铁护栏,小心翼翼地踏过41层台阶,来到一个不算太大的夯土平台。文英轻声说:“这就是禹王台,又称青台,始建于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为历代祭禹之所。据考证,此处为当年魏国都城中的‘天文台’,或者说‘观象台’。”我看到,此处建有一座禹王庙,面阔三间,每间檐下均悬挂着一块蓝底匾额。左侧匾额上书写着“娘娘宫”3个黄色大字,右侧匾额上书写着“佛光普照”4个黄色大字。是何人所书?字迹模糊,难以辨认。中间匾额上书写着“禹王大帝”4个黄色大字,是刘天安先生于丙申孟夏所书。禹王庙普通的红砖砌墙坚挺如初,青瓦覆盖的庙顶已高低不平,门前自制的长方形铁皮香炉已有锈迹,不见香客身影,倒是匾额下端系着的3条红绸带,随风舞动,洋溢着一丝喜庆的气息;周围几棵繁茂的树木,呈现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看到我有点儿感伤,文英慢声慢调地说:“哥,我生在这儿,长在这儿,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其实,在汉文帝时,禹王台上就建有禹王庙,宫殿楼阁,雕梁画栋。前面是献殿,后面是正殿,殿内供奉着大禹,两边还有帮助他治水的皋陶、后稷、伯益、契4位功臣。正殿后,是涂山氏娘娘殿,东西两侧亦有启祠和少康祠。禹王台下,有东华门、西华门,左右走廊48间及唱戏的大舞台,广场占地10亩,周围莲池5亩,有碑记。禹王庙,在元、明、清时,均有重修。可惜的是,原台上建筑宏伟的禹王庙,1940年毁于战火。现在的禹王庙、下土台的石阶和栏杆,均是当地村民自发所建。特别是一位叫史松令的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痴情守护着‘禹王城遗址’。”听了这番话,我不禁感叹道:“‘禹王城遗址’的文物和艺术价值,是非同一般的,史松令老先生守护的可是一座不可复制的文物遗存啊!”文英竖起大拇指说:“是的,这种精神值得学习和褒扬!”
站在禹王台边沿,我望向远方,思绪穿越时光隧道,飘得很远很远,一种怀古之幽情,更是油然而生!倏忽之间,大禹治水的传说浮现脑海:尧在位时遇上连年降雨,黄河泛滥成灾。于是,他便任用禹的父亲鲧来治水。鲧办事果断,但刚愎自用。临行时,他胸有成竹地对尧说,治不好洪水甘愿受罚。鲧采用筑堤防水的方法治水,前后费时9年,虽历尽艰辛,但黄河仍然没有治理好。那时尧已经老了,便将首领之位禅让给贤明的舜。由于鲧治水不力,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舜便将他流放到羽山,一直到离世。百姓的惨状使舜寝食难安,经多方调查和了解,舜决定任用鲧的儿子禹治理洪水。
禹继承父业,决心平复水患,拯救万民。但他的心情却很沉重,深知此事关系重大。首先,父亲的离世让他非常悲痛,无形中也给他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其次,如果自己再治水不力,对于早已无家可归的百姓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沉思很久之后,他请来几位有威望的长者,共商治水大计。经过一番探讨,禹一改过去筑堤防水的做法,决定用疏导的方法将黄河水引走。禹在婚后第四天就告别妻子,带着伯益、后稷等助手,踏上了漫长艰险的治水之路。那时人烟稀少,大部分地方除了河流就是深沟和荒山野岭,禹每到一处都要边开路边前进,几乎踏遍了当时的整个中国。禹凭借超人的毅力,跋山涉水,考察、测量、规划,并与人们一起运石伐木、开河挖渠。风餐露宿13年,他人累瘦了,腰压弯了,指甲磨秃了,脚底生茧子了。13年中,他三过家门而不入。据说,有一次,他从家门前经过,恰逢儿子出生啼哭不止,他也没有进去看一眼。和他一起治水的百姓得知后,都十分感动。禹率领百姓,从青海东南部的积石山,一路疏通黄河河道,走着走着,发现有一座大山挡住了水道。禹带领众人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当来到黄河中游(今山西河津和陕西韩城交界处)时,又发现有一座大山挡住了黄河的去路,浩荡的黄河水回流,将高高的孟门山淹没了。禹当即设法将山劈出一个大大的豁口,被困的黄河水开闸般吼叫着狂泻而出,水声震耳欲聋,黄河从此畅通无阻。禹将此处命名为“龙门”,后人为追念他的功绩,称“龙门”为“禹门”。禹的足迹遍布黄河两岸,最终治理好了黄河。因为禹治水有功,被舜选为继承人,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
一阵凉爽的秋风掠过,将我的思绪拉回到现实。时光如白驹过隙,眨眼间便过去了4000多年,昔日繁华的禹王城,早已淹没于历史的长河。而今,这里除了大型的夯土台、简陋的禹王庙,剩下的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农田,我心里感到有些沉郁。可当我得知“禹王城遗址”博物馆和游客服务中心正在筹建的消息时,心里刹时燃起一束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