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上演“谍中谍”

2024年12月19日

□瑶华

硕大甜美的草莓,现代人早已司空见惯。18世纪初,欧洲人还从没见过大草莓,只能在野外采摘比蓝莓大不了多少的野草莓(森林草莓)解馋。森林草莓的果实小且脆弱,采摘时稍稍用力就会碰碎,很少被人们特意栽培。今天常见的大草莓的祖先来自美洲,它是怎么在欧亚大陆扎下根来的呢?出乎意料的是,草莓的远航之旅,居然可以追溯到一次不太成功的“间谍活动”。

大航海时代到来后,欧洲列强在美洲时常上演势力范围的争夺。1712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军事工程师阿梅代·弗朗索瓦·弗雷泽假扮成商人,前往西班牙殖民统治下的秘鲁和智利,秘密绘制海岸一带防御工事、弹药储存位置的地图,并收集有关情报。弗雷泽不仅擅长工程学,对博物学也颇有兴趣,他在笔记里记录了大量南美洲的动植物信息,其中就包括一种“大草莓”。

弗雷泽写道:“这种草莓的果实通常和核桃一样大,有时像鸡蛋那么大,颜色较浅,接近白色,味道不像我们的草莓那么好。当地市场上似乎只有这种水果。”这种草莓学名叫“智利草莓”,它很可能起源于北美洲的太平洋西北海岸,由候鸟将种子传播到南美沿海地区,当地人种植它的历史已经超过1000年。智利草莓的染色体是八倍体,而欧洲野草莓的染色体是二倍体,这就是二者果实差距悬殊的原因。

英国和法国签订《乌德勒支和约》后,大大削弱了法国的海上霸权,法国人在美洲的活动受到干预,弗雷泽的间谍之旅也只能仓促终止。临行前,他不忘将五株智利草莓种在陶罐里,带上了回程的船。一路上,为了有足够的淡水浇灌草莓植株,弗雷泽送给船上的货物主管两株草莓,还剩三株带回法国。一株被弗雷泽送给了他的上司,一株给了巴黎皇家植物园,一株种在他自己的庄园里。

虽然智利草莓可以无性繁殖,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但弗雷泽带回的仅有雌性植株,无法成功授粉,因此多年来智利草莓虽然生长茂盛,却始终没有结出果实。与此同时,来自北美洲的弗吉尼亚草莓也传入欧洲,它的果实比较小,颜色深红,味道更甜。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园丁在实践中总结出了经验:如果将弗吉尼亚草莓和智利草莓种在一起,就有结果的可能。这其实和这两种草莓的染色体数相同有关,但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原因。

1764年,法国植物学家安托万·尼古拉斯·杜申将欧洲原产的另一种草莓——麝香草莓和智利草莓杂交,结出了硕大的果实,但二者的后代是七倍体,不能进一步繁育。杜申在这次成功的基础上,推动了智利草莓和弗吉尼亚草莓杂交,根据口味将后代命名为“凤梨草莓”,它的果实集合了二者的优点,又大又红,味道香甜,而且凤梨草莓可以实现自花授粉,繁衍效果更好。最终,凤梨草莓成为现代全世界种植和消费最广泛的一类草莓的祖先。(《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