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吟诗词御寒冬

2024年12月24日

□钱续坤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在我国的北方,从立冬这天开始,家家户户开始烧炭暖冬。《荆楚岁时记》记载:“庐山白鹿洞,游士辐凑,每冬寒醵金市乌薪为御寒之备,号黑金社。十月旦日,命酒为暖炉会。”白居易与好友刘禹铜在寒夜围炉,对酒互诉,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古人还喜欢“雪后煮茶”。唐朝的陆龟蒙就留有“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的佳句。到了宋代,雪中煮茶更是成为文人雅事,陆游有诗《雪后煎茶》云:“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此诗通过煮茶这一平凡的行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对于老百姓而言,“纸裘”(纸衣)是最好的御寒工具。纸裘的制作方法颇为独特,通常使用楮树皮制作纸张,然后将这些纸片蒸煮,加胡桃以增加柔软性,最后通过压制的方式制成衣服。为了增加保暖效果,还会在纸裘中加入麻絮等填充物。白居易曾作有《新制布裘》诗:“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此诗描述了作者严冬季节身穿布裘温暖如春的感受,反映了作者能够跨越自我、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

蓑衣也是古人常用的御寒工具。蓑衣最早由蓑草编织而成,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后来棕麻取代了蓑草,既可防水,又能遮风挡雨,保暖效果更佳。柳宗元的《江雪》诗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斗篷在古代则是富贵人家的保暖首选。早在晋朝时,就有了斗篷的雏形“鹤氅”,它是由鹤羽制成的对襟外衣,腰处有一根束带。明朝又称斗篷为“月衣”。唐代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诗中就有“相如不足跨鹔鹴,王恭鹤氅安可方”的诗句。

(《科教新报》)